基于脑科学的建构主义引导型讲师培养
授课讲师:张帆
课程详情
课程背景
课程背景:
很多公司都面临做了TTT培训,但是讲师还是上不了课的尴尬局面,大致有六点原因:
● 只讲TTT,很多内训师呈现技巧很好,却没有课程可上。
● 没有工具,提供大量模板,表单,帮助学员迅速上手,感受到自我价值。
● 高层不重视,领导不重视,学员上级不支持,培训过程还在处理工作中的事情。
● 无关绩效,培训不贴合需求,不助推绩效,无法获得上下的支持。
● 非项目制,缺乏持续辅导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 没有输出,为优秀的学习实践者(认真完成复盘的学员),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舞台。
其中最核心的痛点就是传统TTT注重“手眼身法步”的讲师风范,而忽略培训内容的有效获取,培训需求的有效洞察,以及对内容的有序组织,本课程将从内容组织、结构运用、课程开发、风范塑造、成果展示五大维度进行训练,提升课堂呈现能力,推动培训转化效果。
课程目标
课程目的:
● 以学员中心,以绩效提升为导向,萃取最佳实践,实现内训师“有效-有序-有课-有型-有喜”的培养路径。
● 帮助学员理解脑科学在学习中的价值,实现“行为-情绪-感知-行为”的螺旋式认知升级。
● 提供大量的工具进行演练,用“建构主义”的引导,助推内训师的“问、喻、练、评、赛”的五维能力提升。
● 设计PK淘汰、比赛展示等输出环节,为学员赋能,激活个人能量,实现学员由知道变理解,由理解变运用,由能用变用好的学习路径有效管理。
课程大纲
第一讲:有效——理解学习原理,理解三重脑
一、理解教学规律
1. 理解学习过程
1)三重脑科学的定义 2)爬行脑、哺乳脑、人脑的分工
2. 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
1)融入场域 2)提炼内容 3)设计流程
3. 大脑喜欢看什么
1)热点元素——新鲜热点,抓人眼球(引起注意,获得关注)
2)情感元素——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快速吸引,获得认同)
3)喜剧元素——幽默搞笑,出人意料(增强记忆,情理之中)
4)哲理元素——故事导入,充满哲理(故事引导,引人深思)
识记口诀:“热情洗礼”模型
互动练习:按照“热情洗理”丰富一下我们课程的案例
4. 基于脑科学的八大教学规律
二、实现知己知彼
1. 知己——了解成人学习特点
1)实用导向 2)自主学习 3)经验基础 4)生理短板
2. 知彼——加强讲师能力完善
1)亲和力 2)洞察力 3)逻辑力 4)内驱力
3. 选择——讲师风格
1)D:管理型讲师 2)I:体验型讲师 3)S:学院派讲师 4)C:教练型讲师
小组研讨:说下你适合的讲师风格及原因,并请其他组员给予建议
三、萃取最佳实践
1. 识别有价值的萃取目标,找到外显的经验
2. 实施萃取流程,让人和经验分离
3. 萃取成果的加工美化
实战演练:萃取出自己的最佳实践的内容,并提炼成模型
第二讲:有型——掌握呈现技巧,激活爬行脑
一、神情自若:克服紧张
1. 紧张和自卑无关
2. 紧张的唯一解决方案—脱敏
3. 脱敏的六大法宝
1)课程预演 2)提前到场 3)成果冥想 4)一物在手 5)找人聊天 6)水的妙用
实战演练:对着小组的人讲2分钟
二、神采奕奕:手眼身法步
1. 手:菜刀大法和板砖大法
2. 眼:点射、扫射、定射
3. 声:吹蜡烛&馋骨头
4. 法:节奏感 张弛有度
5. 步:培训师的行、站、容、妆
实战演练:每人小组展示3分钟 要体现出手眼身法步的运用
三、神采飞扬:器宇轩昂
1. 团队代表展示:各小组优胜者上台展示
2. 团队PK;公布分数和排名,引导大家分享学习体会
第三讲:有喜——输出学习成果,赋能认知脑
一、展示学习效果
1. 举办内部讲师大赛
二、完成评估改善
1. 业务部门领导及员工作为大众评委都占有一定权重
三、持续复盘萃取
1. 培养萃取习惯,持续传承经验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