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全生产要求的日益严格,企业面临着如何有效预防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作为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两道防线。随着2021年9月1日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被纳入法律要求,成为企业的法定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法定职责。但在各地推进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创建偏离实际、未达预期效果等问题,亟待系统性解决方案。本课程将对双重预防机制的产生背景、创建、推进、现存问题及改善思路等进行专项设计和解读。帮助企业深入理解安全风险管理与隐患治理的核心要点,掌握实用方法与技能,特推出此课程。课程聚焦于实际操作层面,结合丰富案例,助力企业构建稳固的安全屏障。
学员将全面掌握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的关键方法,能够精准定位隐患并实施有效治理。同时,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安全与生产的和谐共生。具体包括: ● 深入理解安全风险的本质与特性,掌握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的核心方法 ● 学会绘制工作场景风险识别地图,全面识别各环节潜在风险源 ● 熟练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如风险矩阵,量化评估风险等级 ● 掌握隐患排查技巧,制定检查清单,运用多种检查方法 ● 明确隐患治理流程,实现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 ● 提升安全文化建设能力,培育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 ●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应对安全挑战
第一讲:安全风险探秘 一、风险的本质 1. 风险的定义、特性 案例:交通出行场景展示,引导学员进行风险辨识 2. 风险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 分析:企业的风险特征,列出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二、风险识别地图 1. 风险识别地图定义与作用 2. 结合现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识别不同作业区域的风险 现场活动:绘制工作场景风险识别地图 案例分析:某制造企业生产线风险识别地图绘制案例,展示不同岗位、设备、物料等环节的风险分布 三、风险辨识与评估 1. 风险辨识方法:JHA、SCL 分组讨论:选出一个作业活动采用JHA方法开展风险辨识 2. 实用的风险评估工具:风险矩阵、LEC 分组讨论:计算不同场景下的风险值,并评出风险等级 3. 风险评估记录编制要点 1)基本信息记录 2)评估依据整理 3)评估过程记录 4)评估结果总结与审核批准 分组讨论:对上述的作业活动中的关键步骤分析完整,形成风险评估记录 第二讲:安全隐患治理实战 一、隐患的诞生与踪迹 ——隐患定义与危害:人、物、管 视频案例:企业常见事故类型 二、隐患排查练习 1. 隐患排查计划 2. 制定检查清单:使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分析 工具:鱼骨图 分组讨论:针对第一部分中的作业活动制定检查清单 图文练习:同类型企业常见隐患排查 三、隐患治理闭环 1. 隐患治理流程:隐患登记、整改、复查、验收确认 2. 隐患治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1:全员参与度不足 解决方法: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管理责任制 问题2:检查深度与范围不够 解决方法: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标准和规范,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等 要求:关注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和管理隐患的检查 问题3:整改措施不力 解决方法:深入分析隐患产生根本原因,科学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问题4:未做统计分析复杂,无法有效改进 解决方法:建立隐患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隐患统计报表,对隐患进行分类统计和分 问题5: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解决方法: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分组讨论:判断某维修部门隐患排查台账是否规范 角色扮演:作为管理者,如何整改上述台账中的隐患 第三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实践应用 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步骤1:排查风险点 1)风险点分类 2)风险点分析确定 3)风险点记录 4)风险点动态管理 工具:头脑风暴法 案例:同类型企业风险点清单范例 步骤2:危险源辨识 1)选择危险源辨识方法 2)进行现场勘查与调研 3)记录危险源信息 工具:KYT(危险预知训练) 案例:同类型企业危险源辨识示例 步骤3:风险评估 1)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2)划分风险等级 3)进行风险评价 4)记录风险评价结果 案例:同类型企业风险评估示例 步骤4:风险分级管控 1)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2)明确风险管控责任 3)绘制风险分布图 4)风险告知与沟通 5)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6)风险动态管理 案例:某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展示 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1. 组织职责 1)成立工作组 2)明确责任分工 3)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2. 制度建设 1)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建立隐患报告奖励制度 3)完善隐患整改责任制度 4)制定重大隐患管理制度 3. 宣贯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开发设计 3)开展全员培训 4)组织专项培训 5)培训效果评估与记录 工具:ADDIE模型 4. 监督考核 1)建立监督机制 2)制定考核标准 3)实施考核评价 4)跟踪整改落实 案例分析:分析某企业隐患排查奖惩标准是否合适 5. 持续改进 1)定期总结分析 2)收集反馈意见 3)优化工作流程 4)制度更新制度和技术迭代 分组讨论: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如何融合? 三、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1. 双重预防机制的动态性与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2. 评估与更新风险信息、隐患排查清单 案例:某食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改进的成功经验与案例 第四讲: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1.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分组讨论:从提高效率、增强数据准确性、便于信息共享等方面 2. 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应用 1)大数据 ——基于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分析风险发展趋势,提前预测事故可能性,为预防提供支持 2)物联网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收集设备状态、环境参数、人员位置等信息,实现对风险点的动态监测 3)人工智能 ——运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复杂数据自动分析,准确识别风险和隐患,并提供诊断结果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1)风险评估 2)隐患排查 3)统计分析 4)报表生成 案例演示:某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中的应用,展示系统的操作流程与实际效果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与维护 1.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需求调研、系统选型、安装部署、培训推广 2.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维护与升级策略 1)系统日常维护 2)系统安全保障 3)系统功能升级 【案例分析与交流】 1.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3·21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事故” 视频案例:“浙江伟嘉利工贸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 小组讨论:企业在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方面的失败教训 2. 经验分享与交流 组员分享:邀请企业人员分享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 小组讨论:在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方面的做法与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总结与展望 1)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核心要点 2)未来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全员参与、科学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