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内部培训场景中,“课堂冷场”“学员走神”“学用脱节”已成为内训师普遍面临的困境。传统授课模式往往依赖单一的“讲授式”输出,过度聚焦知识传递的“量”,却忽视了学员接收信息的“质”与“体验感”。许多内训师虽具备扎实的业务经验,却因缺乏对学员感官需求的把握,导致课堂沦为“单向灌输”——视觉上依赖密密麻麻的文字PPT,听觉上充斥单调的讲解,学员动觉参与机会匮乏,更难触发深度思辨与情感共鸣,最终造成“学员被动应付、培训效果打折”的恶性循环。 随着新生代员工成为职场主力,他们对培训的需求已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体验”,对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内训课堂的核心矛盾已转变为“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与“学员多元化学习需求”之间的差距。 在此背景下,“五感授课技巧”应运而生,通过系统激活视觉、听觉、动觉、思辨、情感五大感官维度,打破单向传播壁垒,构建“多维度沉浸、多感官参与”的课堂生态。本课程正是针对这一痛点,帮助内训师掌握五感协同的授课方法,让内训课堂从“枯燥说教”转变为“生动体验”,从“知识传递”升级为“价值共鸣”。
学会掌握五感授课核心逻辑:深入理解视觉、听觉、动觉、思辨、情感五大感官维度对学员注意力与记忆效果的影响机制,掌握五感协同的底层逻辑。 ●学会掌握视觉化呈现技巧:能设计贴合课程内容的视觉元素,掌握内训师形象修炼要点与PPT制作提升方法,让课程内容“看得见、记得住”。 ●学会掌握听觉互动方法:识别并克服常见表达障碍,掌握气息、情绪语言、停顿等语言训练技巧,增强表达感染力与学员听觉参与度。 ●学会掌握动觉体验设计:能设计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样化动觉环节,让学员在“做中学”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学会掌握思辨引导技巧:运用结构化思维设计问题链,掌握反转教学、批判性讨论等方法,有效触发学员深度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 ●学会掌握情感共鸣营造:明确课堂禁忌,掌握课堂掌控对策与沟通技巧,拉近与学员的心理距离,提升课程接受度与认同感。
导入:为何做培训? 第一篇:认知筑基——内训师的角色定位与心态准备 第一讲:知己——“内训师”的认知破局 1. 企业为何要做培训? ——应对VUCA时代、复制成功经验、传承企业文化、培养梯队人才、提高员工满意度 讨论:目前公司遇到的培训痛点/瓶颈有哪些? 2. 为何要内训师来做培训? 1)内训师的三大角色:编+导+演 2)内训师的六大合理定位 3)内训师的六大专业素养——首善、区分、对接、乐从、感召、分享 讨论:成为一名内训师能为您带来什么? 3. 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明需求、竖标题、搭结构、填内容 4. 克服讲台恐惧症的技巧(五个方法) 讨论:我们为什么会紧张?我们在害怕什么? 实操:依次上场做一分钟自我介绍练习(全程摄像,互评反馈) 第二讲:知彼——吃透学员特点的“备课心法” 1. 成人学员学习的六大特点 2. 成人学员喜欢的课堂氛围 1)受到尊重 2)认可经验 3)采纳意见 4)认真面对 3. 成人学员不喜欢的讲师言行 4. 成人学习的七大障碍 5. 适合成人学习的十种方式 讨论:学员有何特点? 实操: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对自己的PPT重新构建与调整。 第二篇:五感绽放——让课堂“活”起来的呈现技巧 第一讲:视觉呈现——用“眼”抓住学员注意力的形象与PPT设计 一、内训师形象修炼 1. 仪容规范 2. 仪表规范 3. 仪态规范 练习:站姿+坐姿+蹲姿+走姿训练 二、内训师风范五法 1)心法——“装腔作势” 2)眼法——出神入化 3)身法——聚精会神 4)手法——大开大合 5)步法——规行矩步 三、重识PPT 1. PPT的灵魂 工具:金字塔模型 2. PPT制作技巧 3. PPT提升六大实训 1)大段文字如何简化 2)图片如何能出效果 3)表格怎样才能好看 4)图表我该如何做 5)逻辑构思如何提升 6)特效如何更加出彩 第二讲:听觉呈现——用“耳”留住学员的语言感染力训练 一、内训师常见的十二种表达障碍 障碍一:口吃 障碍二:口误 障碍三:拖沓 障碍四:半句话 障碍五:语速过快 障碍六:语速过慢 障碍七:口头禅 障碍八:萎靡不振 障碍九:语调太平 障碍十:音量太小 障碍十一:语气词过多 障碍十二:卡壳 二、内训师的语言(训练) 1. 气息 ——胸腹式呼吸+气息控制 2)情绪语言 3)停顿 4)朗诵 实操:配乐诗朗诵《致橡树》 第三讲:动觉呈现——让学员“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案例教学 1. 案例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1)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2)提升实践能力 3)促进团队沟通能力 2. 案例教学的三大形式 形式一:案例讲解教学 形式二:情景模拟教学 形式三:多媒体教学 练习:案例讲解工作坊 二、情景模拟教学(4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准备 第二步:现场演示 第三步:学员点评 第四步:培训师提问与点评 练习:情景模拟工作坊 三、多媒体教学(5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准备 第二步:学员观看 第三步:培训师提问 第四步:组织讨论 第五步:培训师总结 练习:多媒体教学工作坊 四、故事教学(5个步骤) 第一步:主题铺垫 第二步:角色定位 第三步:情节重现 第四步:回应观点 第五步:语感收结 练习:讲故事工作坊 工具:游戏清单 第四讲:思辨呈现——引发学员“脑”动的深度引导技巧 讨论:如何体现内训师的专业度? 一、问题链设计 工具:结构化思维的模型运用 1. 金字塔式问题链搭建 2. MECE原则问题分类 3. 时间轴式问题串联 二、反转教学 1. 课前任务精准投放 2. 课堂角色互换深化 3. 评价标准反转设计 三、批判性讨论 1. 对立观点结构化呈现 2. 前提假设追问法 3. 多元视角拓展训练 四、内训素材的收集 1. 内部素材 收集特点:紧密围绕教材核心知识点与教学目标,注重素材的系统性和关联性 2. 外部素材 收集特点:强调素材的多样性、时效性和争议性,以拓展学员的认知边界 第五讲:情感呈现——用“心”连接学员的课堂掌控艺术 一、课堂禁忌 1. 关系禁忌 2. 行为禁忌 3. 态度禁忌 4. 内容禁忌 二、课堂掌控对策 1. 自己讲错? 2. 遗忘内容? 3. 学员走神? 4. 课堂私语? 5. 课堂混乱? 6. 学员睡觉? 7. 有意抬杠? 8. 恶意挑衅? 9. 遭遇高手? 三、内训师的沟通技巧 1. 如何听,学员才愿意说 1)基本倾听技巧 2)积极倾听技巧 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进行倾听技巧训练。 2. 如何说,学员才愿意听(三种表达) 1)向学员表达肯定 2)向学员表达规则 3)向学员表达自我 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进行表达技巧训练 课程回顾、总结、行动计划